- 发布日期:2025-10-12 19:57 点击次数:144
大家好,今天是2025年10月4日,农历八月十三。人民日报每日摘读,分享知识,共同提高。
今天分享的美文是《和人打交道时不必过度分析对方》
和人打交道时,你是否有过这样的困扰:
朋友偶尔晚回你的消息,你认为是对方刻意疏远,于是患得患失;熟人更新一条朋友圈,你感觉某句话在针对自己,反复琢磨背后的深意;聊天时对方一个不经意的表情,你在脑中重播无数遍,试图解读出喜欢或讨厌的信号。
总是过度分析对方的人,会从别人的一句话、一个动作,乃至一个表情中分析出几十种可能,从而让自己疲惫不堪,陷入无休止的内耗。
展开剩余63%在与人交往时,我们当然要换位思考,理解对方的立场、态度和情绪,但如果共情和理解变成了过度分析,就可能给自己带来无穷无尽的烦恼。
一点读书感悟:孔子在周游列国期间,多次受到各类人士的质疑、批评甚至讥讽。《史记•孔子世家》中郑国人评价孔子“累累若丧家之狗。”
《论语•微子篇》第五章,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:“凤兮凤兮,何德之衰?往者不可谏,来者犹可追。已而已而,今之从政者殆而!”接舆将孔子比作德行衰落的凤凰。
《论语•微子篇》第六章,桀溺曰:“滔滔者天下皆是也,而谁以易之?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,岂若从辟世之士哉?”桀溺劝子路与其跟着孔子做没有结果的事,还不如跟着自己隐居。
《论语•微子篇》第七章:荷蓧丈人说他:“四体不勤,五谷不分,孰为夫子。”批评孔子整天周游列国还不如静下心来种地。
《论语•宪问篇》第三十八章中看门人评价孔子:“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?”
孔子欣然接受自己是“丧家之狗”的评价,并把“知其不可而为之”当成精神追求。面对礼崩乐坏的时局,孔子明知恢复周礼无望,依然矢志不渝,周游列国,积极游说诸侯。
孔夫子这种不被周围人影响,认准目标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终身学习并践行。
发布于:北京市